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及运行特性综述
1 特高压交/直流输电技术概况
近年来,我国不断研究特高压关键技术,通过不懈努力取得重大突破,在电压控制、潜供电流控制、成套设备、调试运行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,开发和研制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、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,掌握了特高压交流输变电的核心技术。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了300多项关于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,并带头号召国内100多家电工装备企业参与了特高压输配电设备的研发,成功研制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全套特高压交流输电设备,制造了诸如特高压变压器、并联电抗器等特高压设备,在特高压领域首开先河[1]。
2 1000kV输电系统优化参数模型及其输电能力
1000kV交流输电系统是大规模发电基地的远距离输电。大规模发电基地通常是发电机经升压变压器(此称发电单元机组)接入电站的500kV母线,各发电单元机组经母线汇集后接入1000kV变电站。根据试验示范工程的经验和文献的研究结论,1000kV输电系统提高输电能力,降低输电建设成本的优化参数模型包括如下内容:
(1)500kV母线直接与1000kV升压变电站相联,受端1000kV降压变电站接入具有电压支撑的500kV枢纽变电站。
(2)特高压升降压变压器短路阻抗从目前的18%及以上降到11%~12.5%,这样,既可提高输电能力,又能降低内过电压水平和设备制造成本。
(3)变电站特高压侧静止无功补偿代替目前的变压器低压无功补偿,这样,既有利于特高压的无功平衡与控制,电压支撑,又可以增加输送功率水平。
(4)以并联无功补偿和高抗共同作用限制功频过电压,这样,既可提高输电能力,又能降低功率损耗。
(5)以8×630mm2分裂导线代替8×500mm2分裂导线构成低阻抗型线路,这样,在提高输电能力的同时,可降低电阻功率损耗和电暈功率损耗。
(6)用开关站将长线路分为若干短线路,各段线路配置串联电容补偿,这样,可有效減少线路等效阻抗,提高输电系统输电能力和稳定性。经过系统参数优化后,1000kV输电系统输送功率4300~4500MW,输电距离可达1500~2000km。以两个电厂,分别装有5×600MW和4×600MW机组为例,1000kV,1500km线路,中间设两开关站,线路分为3段,经分析计算可知,可将4410MW(自然功率),静稳极限4850MW,送到500kV电网的枢纽变电站。当线路输送自然功率时,单位长度电抗消耗的无功等于单位长度线路发出的无功。输送自然功率是一种经济的输电方式。
3 提高特高压电网输电能力的有效策略
3.1 提升交直流输电相关技术
(1)换流技术现阶段,直流输电在换流技术方面的主要研究为电容换相(CapacitorCommutationConverter,CCC)直流输电和柔性直流输电。虽然LCC换流技术已十分成熟,但仍存在问题,即需在送受端补偿大量无功功率,随着输送容量增加,送受端无功平衡问题日益凸显,一旦某受端多条直流发生换相失败,则会对该区域电网稳定性造成巨大影响。CCC换流技术是基于LCC发展起来的,为避免缺失大量无功,将固定电容器串联接入传统换流系统,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。虽然效果明显,但其经济性偏低。因此,应当全力开展交直流技术的研究工作。
(2)在线安全分析技术我国大电网安全运行需要更为先进的调度模式,而在线安全分析是实时调度从经验型向分析型、主动型逐渐转变的关键技术支持。目前,该技术存在实时性差、适应性弱、自动定位功能不完善以及计算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。现可利用多种先进技术,建立一套先进的在线安全分析系统
3.2 注重主网架构的建设
现有的交流电网规模与强度无法满足大规模直流运行的要求,电网安全稳定问题始终受到威胁。不但要扩大交流电网规模以承受送端直流闭锁带来的冲击,同时还应加强其强度免遭直流故障影响。坚强智能电网的目标是要建设坚强可靠实体电网,实现全面优化升级。特别是交流电网要与直流容量及规模相匹配,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。我国现阶段正在谋划东西部特高压同步电网格局,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推进打下坚实基础。
3.3 提升新能源入网性能
研究并制定针对新能源机组的入网标准,开发新能源场站自身动态功率调节能力,增强对电网调频、调压过程的参与度,防止由于新能源大规模脱网引发的连锁反应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。
3.4 电压、频率稳定性问题的应对措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