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晋北到冀北
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电网,不过是在一根根水泥杆上架几根电线。而今,特高压、超高压输变电线路纵横大江南北、穿越高原戈壁,电网实现了跨越发展。
在家乡晋北大同,有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。1918年,英国人运来的第一台200 千瓦直流发电机,在大同一家医院亮起了第一盏灯。同时期的满清,无论1905年的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,还是1912年的山海关北宁铁路电灯厂,也都是零零落落的几盏电灯。1937年大同有了阎锡山兴农酒精厂电灯部,主要供几家私营企业用电。同期北平成立了冀北电力公司,所辖电厂有石景山发电所,唐山发电所、开滦矿务局秦皇岛发电厂等,当时的平津唐电网是华北地区出现的中国第一个电网。
1938年至1949年,日本为了掠夺中国的煤炭资源,在晋北大同城西岩岭村兴建发电厂,也就两台小机组,20 多公里33~77 千伏线路。日本投降后,阎锡山接管平旺电厂,但一直处于瘫痪状态。解放前夕,冀北北平也仅有公用发电厂1 座,发电机组4 台,总容量5.5 万千瓦。由于电力工业发展非常缓慢,冀北地区主要供电范围仅限于铁路、煤矿、港口等。解放后到六十年代初,晋北大同地区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,出现了星罗棋布的小电厂,建设了大同及周边县区的35 千伏线路和变电站。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我们,虽然用上了电灯,也只是8瓦和15瓦的灯泡,其它生活用电的地方少之又少。那时候看到的晋北地区电网,就是一根根水泥杆上架几根电线。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晋北地区电网建设轰轰烈烈,一场煤炭资源变电能的建设如强劲的东风从能源基地兴起。大同地区百万坑口电厂、露天煤矿相继建成投运,丰沙大、北同蒲、大秦3 条电气化铁路投运,电煤外运大大带动了当地及冀北地区的输变电发展。随着国家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开启,电力工业迈向了新的征程。大同建起了110 千伏线路,而后又有了220 千伏线路。之前薄弱、分散,相对孤立的省级电网、城市电网开始走向联网,电网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华北地区首项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,500 千伏超高压大同至北京房山一二回线、500 千伏神头至大同一回线工程拉开了序幕,建设规模之大,工期之紧,技术要求之高,沿线地形之复杂,都是前所未有的。从1982年开工到1984、1985年相继建成投运,实现了与京津唐电网联网,华北电网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历史性台阶。电网规模从小到大,输电能力从弱到强,电网结构从孤立到互联。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,大大地带动了国家的经济建设,工农业生产、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人们家里有了各种各样的电器。
光明输送千家万户
银线穿越大山
500千伏托源线
500千伏海万线
进入21 世纪,全国500 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,超高压电网形成的骨干网架蜿蜒起伏,遍布华北大地。500 千伏托克托到浑源线、神头到保北线、戴海到万全线等相继建成投运;500千伏安定站、浑源开闭站等拔地而起,并随着特高压电力工程的发展,相继形成了“西电东送”、“北电南送”大通道和首都500千伏大环网。
2009年我国第一条特高压线路1000千伏晋东南——南阳——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成,华北电网和华中电网联结成一个同步大电网。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,互联共享成为是新时代的核心特征,电网需要更高效快捷地调配资源,助力社会经济发展,需要进一步提升大范围跨区输电能力,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。由中国引领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不断推进。远距离、大规模、经济安全、能源互济的特高压建设蓬勃发展起来。
2011年12月25日,位于张家口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竣工投产。它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、集风电、光伏发电、储能及智能电网输电四位一体的新能源试验示范平台,将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,被称为“金太阳”重点工程。它聚光、接风、储能,为张家口优质稳定的风光绿色能源输出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光明大道
2012年2月9日,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成立,承继了原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的主要职能。冀北东部逐步形成“三横三纵”500千伏网架结构,电网装备水平、供电能力、抵御风险能力大大提升,从此首都北京70%的电力由冀北电网从外部输送。
冀北电力公司承建的“两交两直”四项特高压工程,即锡盟——山东交流、蒙西——天津南交流,锡盟——泰州直流、扎鲁特-青州直流工程,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,在蒙冀鲁大地上全线贯通投运,助力全国形成了大规模西电东送、北电南送的能源配置格局。壮观的特高压空中走廊实现了“电从远方来,来的是清洁电”。改革开放40年,我国已形成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,不仅能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,还在输送清洁能源、助力污染防治多方面都发挥着显著作用。